崔建春特派员在第十七届 “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颁奖典礼上的致辞(全文)
以青春之名 赴家国之约 担时代之责
——崔建春特派员在第十七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颁奖典礼上的致辞
(5月17日,拔萃女书院)
尊敬的李家超行政长官、罗永纲副主任、陈枫副署长、谭志伟副司令员,
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再次与大家共聚一堂。刚才的决赛十分精彩,不仅是外交知识的较量,国际视野的比拼,更是青春活力的洋溢、爱国情怀的彰显。“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我为大家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表现感到欣喜和骄傲,向大家表示祝贺,也向辛勤培育你们的老师和家长们致敬!
“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自2007年开办以来,始终以培养香港青少年国家意识和全球视野为己任。今年的竞赛以“感知外交 融通世界”为主题,在试题内容、赛制、题型等多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共吸引289所香港中小学近8万名学生报名,规模远超以往,再创历史新高,可喜可贺。
在此,我要感谢香港特区政府对竞赛一如既往的支持和李家超行政长官本人一直以来对竞赛的高度重视;感谢竞赛合办方特区政府教育局、香港明天更好基金的通力合作;感谢外交部新闻司、港澳台司对竞赛的积极支持;感谢香港赛马会和各赞助单位的鼎力支持;感谢香港电台的大力配合;感谢拔萃女书院再次提供决赛场地;感谢各位评委的辛勤付出;感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邹韵女士再次专程来港;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竞赛活动的积极报道;也感谢在座各位嘉宾的热情参与!
老师们、同学们,
当前,香港正处于由治及兴新阶段,机遇无限。同时,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甚嚣尘上,为香港发展带来一定挑战。当前形势下,香港青年既要有立足本土的担当,更要有胸怀家国的意识,才能在世界变革浪潮中找准方向。今天,我想通过三个问题——“我从哪里来”“世界往哪里去”“香港青年向何方走”——与大家共同回顾过去、思考未来。
“我从哪里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早在远古年代,华夏先民便已在香港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自秦朝设岭南三郡开始,香港就纳入中央政权的统辖之下。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香港同胞始终与祖国人民并肩战斗,无论是在香港被英国占领初期新界乡民的浴血抵抗中,还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斗争里,都涌现出香港同胞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同时,祖国也始终是香港的坚强后盾。今年适逢东江水供港60周年。上世纪60年代,为解决香港严重缺水,中央在内地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毅然兴建东江水供港工程,解香港同胞所需。1997年回归后,香港依托祖国又成功应对亚洲和国际金融危机、“非典”疫情、“修例风波”、新冠疫情等各种挑战,保持繁荣稳定。回顾香港走过的历程,一个最深切的感受就是香港与祖国密不可分,香港同胞始终与祖国人民血脉相连。
回溯历史,方能更好地明晰“我从哪里来”。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作为香港青年,希望大家深入学习中国历史,铭记自己的中华根脉,让家国情怀在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世界往哪里去”。当今世界乱象丛生,个别大国痴迷本国优先,大搞单边制裁、高举关税大棒、肆意“退群毁约”,逆历史潮流而动。中国则坚定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人间正道。我们以平等姿态共筑和谐世界。各国都有平等发展权,强权不应独占规则制定权。中国不惧霸权挑衅,高举平等大旗,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呼吁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的声量。我们以多边主义凝聚全球共识。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承担超过20%的联合国会费,加入了几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和600多项国际公约,还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公共产品。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我们应以此为契机重温联合国成立的初心,重振真正的多边主义。我们以开放胸襟共享发展机遇。去年中国GDP增长5%,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担当起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保护主义没有出路,滥施关税没有赢家,中国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拥抱世界,为世界赋能。
了解国际形势变化,才能准确把握“世界往哪里去”。作为香港青年,希望大家观察寰宇,深入了解中国外交,认识历史进步规律,于变局中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
“香港青年向何方走”。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青年强,才能赢得未来。今年初,DeepSeek火爆出圈,背后是85后创始人梁文锋带领90后占比超75%的团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求索;今年春晚,一段机器人扭秧歌表演惊艳众人,背后是90后王兴兴带领的宇树科技团队在机器人领域的创新突破。我们决赛主持人总台央视邹韵女士是今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获得者,多年来在国际舆论场发出响亮的中国声音,也是各位同学学习的榜样。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中出现越来越多香港青年的身影,他们有的在内地创业孵化基地里追逐梦想,有的在农村基层一线贡献智慧。去年还有港人首次入选国家预备航天员。香港青年也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他们多次在联合国慷慨陈词,向国际讲述真实的中国和香港故事。这些年轻人用实际行动证明,香港青年有能力、有担当、有热情,能在国家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人生价值。
认识到“小我”与“大我”的密不可分,香港青年才能更加明确“往何方走”。作为香港青年,希望大家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在国家进步的进程中奋斗,让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
老师们、同学们,
在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中,中华民族始终有“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始终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怀,也始终有“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期待。希望各位同学珍惜时代机遇,以青春之名,赴家国之约,担时代之责!新时代的香港青年,加油!各位嘉宾,我们明年再见!
谢谢大家!